游戏版号的开放,似一个转折点,恰好镶嵌在2018和2019之交的时间线上。除却表面上的欢欣,还有潜流里的变革。回顾过去,展望未来,也许潮水的方向真的就此改变。
2018年回顾之走出去,做爆款
受限于“版号停发”等政策原因,再加上国内游戏人口红利期消失等市场面因素,2018利空不断的中国游戏业,急需找到新的增长点。
穷则变,变则通,中国游戏业选择出海战略,并由此成功席卷全球市场,在海外闪耀出亮眼表现:2018年游戏类应用的总下载量约32亿次,同比增长39%;总用户支出约61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408亿),同比增长49%。整体增速均高于全球移动游戏产业的增长水平。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。国内的“寒冬期”,成就了中国游戏集体出海的高光时刻。
中国的游戏制作者们在相对传统的电脑和主机平台上无甚优势,却以后起之秀的姿态在移动端玩得风生水起。2018的游戏出海,已从行业趋势上升到一种文化现象,而全球化进程也倒逼着中国游戏业在品质上快速进步,发展更多样的可能性。
2018回顾之 竞技稳,吃鸡热
纵观2018年国内的游戏市场,生存竞技类的游戏承接上一年风风火火的势头,仍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,无论是去“打野”(《王者荣耀》)还是去“吃鸡”(《绝地求生》),都是年轻人群津津乐道的游戏话题。2018年,中国区App Store游戏类应用下载排行中,居于第一的是《刺激战场》,第二名是《王者荣耀》;而冠军的下载量是亚军的近三倍之多。
可以说,这是《王者荣耀》继续沉淀用户的一年,同时也是“吃鸡”游戏爆发的一年。当中国电竞行业开始被主流视野所认可,竞技游戏的全民性热潮就更不容易冷却下来。
2018回顾之 夕阳好,近黄昏
受限于版号冻结的不利因素,2018年推出的MMORPG端游新品屈指可数,MMO游戏市场的整体百度指数呈现非常明显的下滑趋势。
好在《梦幻西游》《剑网3》《天涯明月刀》等经典MMO端游的下滑曲线平缓,老而弥坚;而下半年网易的MMO大作《逆水寒》的话题传播效果和开服首日高达57.5万的热度,也让人看到了MMO端游的新希望。
但是不得不看到的是,MMO游戏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游戏品类,正在遭受市场的挑战。版号问题只是外因,MMO游戏自身的老化问题才是整个品类趋冷的根源所在。不同类型的游戏正瓜分着MMO老用户的游戏时间和金钱,而MMO游戏在创新方面步子迈得不够大,无法跟上形势需要,让现在越来越多追求高效、快节奏的玩家难以接受,不仅造成大量老用户的流失,更难以吸引新用户的加盟。
早在2013年开始,端游和页游市场份额不断下降,取而代之的是手游市场迅速上升的市场份额。大环境的变迁加上自身的老化,这样的趋势在MMORPG领域显得特别明显。MMO游戏纷纷从PC端转战手机移动端,试图以此作为破解困局之道。
2019年展望之 从初试啼声到施展拳脚
2018年中国游戏业的诸多实践为2019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如无意外,我们在新的一年可以看到如下发展:
首先是国内独立游戏市场实现快速发展。随着用户正版意识和付费能力的不断提高,多款国产精品独立游戏取得良好收益。独立游戏市场吸引越来越多的小型创作团队进入,促进游戏产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。
其次是国内游戏产业生态进一步扩大。随着任天堂Switch即将被腾讯引进中国,三大主机均布局中国市场,在中国存在感薄弱的主机市场有望进一步提升份额,为游戏产业生态注入新活力。
再有就是国内游戏厂商在海外市场的营收能力持续提升。在摸清了海外市场的脉络之后,“中国制造”必将在市场份额和营收方面再上一个台阶。同时要看到的是,中国市场出海成绩如此之好,受众如此之大,在世界观、剧情、内容设定等文化输出方面却依然弱势,虽然不可能在短期内一蹴而就,但这必定是今后出海游戏努力的方向。
2019年展望之 从野蛮生长到精细化发展
2019年游戏版号的重新发放,被视为“寒冬”的终结,但游戏行业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结束了。市场上此前对于游戏的人口红利关注过多,而较少关注内容端的变化,2018年虽然整体有些灰色调,但游戏行业仍出现了许多品类上的创新,它们带给市场和玩家惊喜,也同时收获了丰厚的回报,证明内容创新的本身红利仍在。
随着版号批复正常化,监管压制逐步缓释;市场所担心的主要问题就来到了国内游戏市场内在发展动力的问题。对于不断红海化的国内游戏市场,很早就有人提出了要以用户为中心、精细化运营的发展方式,17173对此表示认同。
游戏市场同质类产品“前赴后继”,而玩家越发对精品趋之若鹜;“二八效应”逐步放大,大厂垄断人才、将开发效能门槛拉至高位,催逼传统营销手段失效。一切都表明了时代在改变,用户需求在改变,而如何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,已成为从2018年“大浪淘沙”里出来的游戏厂商们必须面对的生死线。
将准心聚焦用户感知,用爆款和口碑的交织提振心气与能量,而这也是中国的游戏人对初心的坚守,更多相关内容敬请关注
游戏音效官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