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独有偶,年前常驻微博热搜榜的《恋与制作人》,声音也比之前少了很多。是青蛙不可爱还是白起不够帅?好像都不是,他们遇冷的背后隐藏了哪些游戏行业的信息?
爆款难再出,游戏行业头部化明显
《恋与制作人》与《旅行青蛙》的突然走红连他们背后的团队都没想到。“我们从未想过,它会在中国如此流行”,《旅行青蛙》的制作成员上表示。
在当前游戏圈,有一个好的创意离一个爆款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,而这两款游戏热度迅速下降,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国内游戏市场的流量战场局势千变万化。
对于中国游戏产业来说,主旋律依旧是腾讯与网易的持续性霸榜,整体的产业继续呈现头部化趋势。腾讯与网易等大厂定了国内游戏市场的格局之后,小公司的生成难上加难。即使是增长最快的手游市场,在2018年中小型游戏公司仍然面临流量难求、头部垄断等现实问题。在App Store游戏排行榜上,排名前10的游戏中腾讯能长期保持6-8个,网易则有1-2个。
一位游戏业内人士表示:“这种趋势的加剧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,一是游戏社交化,另外是流量的头部效应,前者是关于产品,后者是关于渠道,这两者实际上关系非常紧密。”
增长放缓,小厂商焦虑感加重
与头部化趋势明显相对应的是游戏行业整体增速放缓。据游戏工委发布的研究报告,2017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2036.1亿元,同比增长23.0%,与前几年动辄50%多的增长相比,游戏行业增速明显放缓。
在巨头引领的游戏市场上,不少中小游戏公司已经颇感焦虑,再加上游戏行业整体增速放缓,2018年他们的焦虑感更甚。
同质化严重,一种玩法百家争
大吉大利,晚上吃鸡!撑起去年PC端游戏半边天的“吃鸡”类游戏在进军手游时显得尤为拥挤。仅“吃鸡”一种玩法,短短几个月内就上线了大量的同款游戏,这些游戏的玩法、游戏背景音乐、就连游戏画面也相差无几。
监管愈,大家都需寻求变动
除了行业自身压力外,来自舆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。近年来,青少年沉迷游戏酿成惨剧的事件频发,不少家长都呼吁严加管控网络游戏。
近日,全国政协委员、唐山市人民医院院长胡万宁表示“网络游戏是精神毒品,就得一棒子打死,否则早晚都得死灰复燃”。胡万宁担心,网络游戏成瘾性很强,“如果任其发展下去的话 我们年轻的一代将真的不堪设想”。
国内如此,国际上呼吁严管游戏的声音也越来越强。3月9日美国总统唐纳德·特朗普会见了著名电子游戏《侠盗猎车手》和《毁灭战士》的制作方,对电子游戏的监管展开讨论,特朗普表示正考虑采取更多的法律措施来管理游戏。
面对如此强烈的呼声,游戏行业未来之路将会越来越难,了解更多游戏音乐制作相关内容敬请关注奇亿音乐官网。